我們爬出密林,改走草坡,由三人壹起,變成分開行動。我們幾乎是緊貼地面手腳並用地爬行而上,樣子煞是狼狽。十四第壹個登上大洞山頂,我緊隨而上,蟠龍殿後。山頂上的亭子有三層,亦無名。我思忖著,這壹路走來山水風景的落魄。過度的勞累使我失去了命名的興趣,只因這亭子壹二兩層皆為樓,只有第三層是亭子,便隨口稱其為“第三層亭”。現在想想,我還真有些盜用“我只要第三層”的嫌疑。第三層亭十分破敗,四周的石欄完全倒塌,零落壹地,壹樓入口的大門已被卸掉,倚靠在樓裏面。壹樓內壁上面,各種留字,斑駁繁亂,二樓亦然。攀登三樓的螺旋體也搖搖欲墜,梯板殘缺不全。登上三樓,風勢漸大,吹亂了我們的頭發。古人登高抒懷吊古,感時光如飛梭,暢言人間之悲辛,而今我輩復登臨,盡可坦言之奶粉牌子。
現實是人生不能承載之重,夢想是人生不能承載之輕。從前,我從眾入流;而今,我選擇蹊徑。蟠龍曾直言我是承受不住壓力而產生的厭學,是無法背負現實狀況而找的借口。我當時無法回答他,我並不想懷著壹種征服的心態去解釋什麽,我只是希望他能明白我而已。遇難而上,是謂勇;擇難而上,是謂誌。我是逃避了壹些困難,但我要去面對的仍然還是困難,甚至是單憑我自己根本解決不了的困難。雖然,我側重於沒有實質物質的浮想,卻也是極難於承載的。也許這就是夢想,而絕非是面對現實或屈從現實而產生的理想吧。現實如泰山,人難於背負;夢想若遊雲,人難於乘載。我在思想上不偏執於任何壹方,人各有異誌,無優劣高低之分,唯從屬於心是也德善健髪。
......
[阅读全文]